源地址:http://blog.renren.com/blog/330804502/704527889
首先,我想说,我无心反对愤青的存在。这有十分充足的理由。
众所周知,青年永远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一个社会奋进的力量。而青年所身处的这个年龄段特点注定造就了这样一群人的独特风格:冲动、活跃、激进、有理想有朝气。这是所有年轻人最本质的特征。嫉恶如仇,怀揣着雄心壮志,期望能够改变世界。这一切并不能单纯地解释为幼稚抑或可笑。毕竟,当越来越多的中年人被家庭或事业的重担所反复碾压时,若再不能找到一类有血性的群体唤醒周遭的沉寂,那样的世界将是不可想象的。
看过《十月围城》,辛亥革命近在眼前,这样的一场胜利彻底覆灭了长久以来封建帝制的统治。而推动这样的胜利,所仰仗的便是无数奋起的青年义士。在那个朝不虑夕、内忧外患的时代,有了一群肩负着民族未来与家国荣辱的斗士,抛头颅,洒热血,才造就了全民族的觉醒与未来。
于是,愤青这个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美好的词条,在我的定义里有着更多褒扬的意义。如若没有愤怒,何来抗争;如若没有抗争,何来尊严;如若没有尊严,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只是一句空话。而这些,也正是历史所赋予年轻人的使命。
然,恰如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这样一种群体性的特质也必然有极大的不足:鲁莽、轻率、不负责任。而这些不足的成分,在当下被无限制地放大。
我所接触到的很多年轻人,或者我所能接触到的更多的年轻人,理念中充斥着浮浅和愚昧。人言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可更多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很明显的例子即出现在中美或中日间的种种争端与摩擦。在最高潮的阶段,打开网页,满眼都是不堪入目的言论与文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批批的网络暴民被培养成功。
暂且不论国内互联网暴力的深层次联系。提到这个,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互联网结构的特殊性,根据CNNIC的调查,中国网民的组成结构中,25岁以下的使用者占到了总数的七成以上。这个年龄段,正是一个国家的未来。
回到起始的话题。现如今,谩骂似乎也成为了一种文化,一个潮流。无论什么样的事件发生,都要先不吐不快地骂上两句。殊不知,这样一种几近愚蠢的行为将会断送整个社会的前途。犹想起那句“这个连街头的小偷都不敢呵斥的民族,却有勇气高呼灭了小日本。这个连活着同胞的苦痛都漠不关心的民族,却有脸说不忘死去的同胞。”
那些高呼着反日反美的人,是有几人试图理解过大和民族的文化传承,又有几人真正读懂《独立宣言》所传播出的人性呼号呢?
我并非要为美帝国主义唱赞歌,我也没有那个能力。现实是,别人确实有比我们更为突出的成就,如若连这样的基本点都不能认同的话,讨论没有任何意义。现如今有太多太多人不理解“自由”的真谛,仅仅是为了求自身情绪的释放,以为这即是自由的全部,却丝毫不顾及其行为所带来的后果。每每谈到改革,骂;谈到教育,骂;谈到领袖,骂;遇到批评,骂;遭遇不和,骂。骂来骂去,除了那些肮脏的字眼,再没有其他内容留给观众。于是,“粪青”应运而生。这些,才是真正为我所不齿的人群,但数量,却相当庞大。
我想说,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哀与不幸。
谩骂不是力量,而仅仅是种发泄。或许,我能将其理解为一种自然的情感表达,无法禁绝。可很多情况下的人们,不会在冲动过后思考一件事情的来由及因果,不去追索事件的发展。情绪易于被渲染,在某种诡异的氛围里,聚少成多。 如今很多新闻事件出来,人们并不是去思考以怎样的方式去改变,去探究到底问题在哪个环节,能否避免,而是盲目跟风发泄。
是的,盲目。举个很久前的例子,08年时的家乐福事件,不谈事件本身,当时的一个插曲是白岩松发过一篇文章,大意即为抵制事件受到最大伤害的是我们自己。于是人们嘘声四起,各式的言论不绝于耳。就像白岩松自己说的,在那些跟帖中,真正抱着探讨问题的态度来谈的更不多,更多的只是把它当作了泄愤的场所。这是一种无端的盲目,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牺牲品。如若形成惯性,则尤为危险,人们只会成为舆论所操纵的工具且乐于其中,后果可想而知。所以,“清醒”这样一种可贵的品格若无法存在于多数青年人的秉性之中,实在可悲。
同样缺少的还有求证精神。如今很多事件发生,很少有人会问“为什么”,“是怎样”。大环境造成了轻信的蔓延。就像无数人所传播过的地产商任志强说过一句“我从来不为穷人盖房”,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纷纷记住了这个地产界“明星”,并尊其为“大炮”。事实上他从未在任何场合说过这句经典之语,论及出处,也不过是其在某篇博文里提到的商品房经济罢了。其大意是为穷人盖房从来就不是开发商的义务,兴建保障房、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才是遏制房价失控之根本。可悲的是,很少有人能够关注其作为一个国企领导者为改变不合理产业结构所做的努力。媒体断章取义,人们便口口相传,却少有人肯探究其真实性。这是极浮浅的表现。我亦不想歌功颂德,只能说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相脱节必定会造成大量的误解和伤害。
再说自由,自由也断然不意味着肆无忌惮,它是自我与他人利益的良好平衡,且必须有其恪守的底线。尊重乃自由之要义。离开这样的原则,自由便无从谈起。那些高喊着自由的口号却肆意践踏别人尊严的人们,终将为大众所不齿。
年轻人理应保持不衰的激情,但假若这激情放错了位置,指错了方向,依然会产生可怕的后果。青年理应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力量,在这样和平的年代里,既不会出生入死,也不会朝不保夕。所有人都可以怀揣着热情的理想迎向这个冰冷的世界。这并不仅仅是口号而已。批评当应以光明为出发点,即我们希望社会变得更好,制度更加完善,悲剧不再重演。而不应渲染某种冷漠,如所谓穷则该穷之类没有人性的观念。时代的确残酷,但同样,举手之劳,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所谓理性过分便是冷血,年轻人需要有激情,需要有热血,更需要有其所忿恨与抗争的事物。但前提是必须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给以充分的理由支撑,否则,单凭一时激情,无理取闹的行为永远不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同理,一个学不会反思的个人,一个不懂得克制的群体将注定被围困在自我的世界中难以自拔。
来吧,世界的未来是我们的。
青年人当以其朝气与自信告诉世界我们的存在与价值。
非常到位,我从不在网上漫骂,那个真是无聊,日本为什么那么强大?人家教育好,特别是品行教育!我爸前段时间刚从日本玩回来(其实是去看我姐),爸拍的视频告诉我:那里的鹿过马路都会看红绿灯;一小学生过马路,两车给让路,小学生给两辆车一车鞠一个九十度的躬!人家多有修养,这还是从古代中国传过去的!现在呢?我们的小学生们张嘴就(嘀嘀嘀),去掉好像就说不成话了。这可是我们的新生力量呀,怎么会这样:-(
再说舆论:媒体说的就是对的么?12年世界末日论说的那么恐怖,有些媒体炒的跟真的是的,它来了么?没呀!大家请不要迷信权威!在当今这个年代,我们要擦亮双眼,用辩证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再说奋青:我只认为这是不成熟的表现,那么,我算半个(因为我半理智,半热血)
总的来讲,中国在教育上存在严重的问题!